圖:老公穿救護員制服與我拍的孕婦寫真。(2017第一胎)
先來談談這份工作最特殊的排班方式「勤一休一」。
什麼是「勤一休一」?每次,有人這麼問,
我都會說:「上班24小時,下班後再休息24小時。」
「連續上班24小時?會不會太誇張?不用睡覺嗎?」
婚後第二年,老公受完EMTP高級救護技術員訓練後,分發到救護分隊,以救護勤務為主,適逢台灣民眾意識抬頭,充分利用政府資源的風氣興起,只要想到急診,就想到打119叫救護車。
民眾想去急診沒在挑時間的,半夜就醫更是只有急診,是以排到夜間救護勤務要能一覺好眠根本是天方夜譚,我問老公:「最高紀錄一晚幾趟救護勤務?」
「9趟。」
「這晚有睡嗎?」
「妳覺得呢?」
「你累翻了吧?!」
「一夜之間,經歷了車禍、心肌梗塞、OHCA、拒送、賽奇(精神疾病)在我快虛脫的時候來了一趟接生,有什麼工作一個晚上能第一線見證生老病死?」
是的,一夜之間生老病死全見證不說,一整晚都是勤務的狀況在老公8年的消防員生涯中竟然比例奇高,平安夜(一整晚沒有出勤)的次數8年職涯中5根手指數得出來!
身心靈的長期耗損
怪不得,身為消防員御用保險業務的我,手邊經手並耳聞的消防員理賠案就有不少年僅3X歲就肝腫瘤、肝癌、高血壓等疾病,這樣子對於身心靈的損耗,又豈是一句「辛苦了」能彌補的?
各行各業都有各自排假的甘苦,成為消眷之後,在家庭事務安排上,我能做的只有配合另外一半的時間,老公的上班時間是上午8點到隔天上午8點下班,標準上班打卡制、下班責任制,而結婚這5年來,老公從沒有一天8點準時下班過。
阻擋準時下班有兩大殺手,一是尾刀、二是業務量。
尾刀,俗稱下班前30分鐘內所遇到的勤務,一趟勤務開救護車出勤,除非拒送能儘快回分隊,否則載送病患的處置與交通時間就要依情況約略30分鐘至80分鐘不等,有時候7:59分下班前一分鐘的警報聲響起,都會讓救護員們無奈到連髒話都沒心情罵啊!
業務,不是業績,而是各基層單位滿滿的行政作業、公文往返、器材整理、事務交接、救護案例分析、訓練等等,逐年增加的勤務、來不及增加的人力,造成的是工作量大增,上班時間來不及處理的,只能下班後離開分隊前趕緊處理。
這樣的工作排班時間對家人造成的影響與安排......
無法完全自己掌控的工作時間、休假安排,儘管明定勤一休一,但作息的長期混亂早就造成第一線消防人員身體因為累積的疲勞亮起紅燈,身為救護人員的另一半,在一般職場追尋自己的工作成就成為了一種「奢望」。
老公特殊的排班時間、工作性質,為了兼顧家庭並照顧孩子,我無從選擇「朝九晚五」的工作,我只能選擇彈性工時的業務工作,在追求業績數字的過程,往往因為沒有足夠的拜訪作業時間,達不到自己設定的工作成就。這樣的家庭狀態,讓我脾氣不好,與老公大小爭吵不斷,而這狀態持續了至少三年……
這三年來,夾雜自我否定與對老公工作疲憊身體損耗的心理壓力,我能有幸不用看身心科,都是「閱讀」帶給我的力量,我喜歡在內心煩躁時,獨自一人逛書店,只要有一本書其中一段話療癒了我,我就又有能量自我調整。
找到心靈安定點與自我調整
遇見紫微斗數命理,就是無數次的自我否定中讓我抓著的一根浮木,我不懂為什麼婚後我的選擇變的這麼少?我不懂難道我的人生只能為老公的工作退讓嗎?在閱讀紫微斗數書籍中,我慢慢索引思考,也為自己的後續找到解答,我知道,我必須改變、必須調整自己的心態與作為,於是我踏出了學習的腳步,我為自己找到業務工作以外的第二曲線,並且正在進行式。
後續幾篇文,我將開始帶入系列主軸,談我的第二曲線帶來的人生轉變也談消眷身份帶給我不同面向的省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